找到啦!是什么影响LIMS成功实施?
LIMS
“工业4.0”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智能实验室已经不是新鲜概念了,相信很多小伙伴的实验室都装载了LIMS系统了,然而装了LIMS系统就是智能实验室了吗?答案显然不是,现实情况是LIMS在实验室的“服役”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那么,为什么LIMS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它效力的发挥呢?听小析姐给你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LIMS?其次,我们要明白LIMS系统的作用,什么实验室需要LIMS;最后,究竟是什么阻碍了LIMS作用的发挥?解决了这3个问题,相信你对如何让LIMS系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应该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了。
LIMS是英文单词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它是由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LIMS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专门针对一个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而设计,是一个包括了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内的高效集成系统。
它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物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图书资料、文件记录、科研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分析数据网上调度、分析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分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无纸化、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严格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是连接实验室、生产车间、质管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同时引入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累积和控制图、抽样检验等,协助职能部门发现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由质管、质检和化验几个部门来完成,监测对象涉及到原料、成品、半成品、原辅料等,监测手段是采用各种类型的专用分析仪器,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分析数据的有效监测。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对产品质量监测主要通过试验报告单、统计报表等形式来实现。由于没有实现分析数据电子化,无法做到数据统计及处理的自动化,也无法对数据做深入的处理,比如建立产品质量相关图、控制图等,因此,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手段,必须实现分析数据的电子化,提高分析数据的综合利用率。
另外,传统分析数据保存和传递是以试验报告单等形式实现的,由于数据传递是通过人工完成的,造成相关部门不能快速得到需要的数据,同时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对生产装置或车间的操作人员来说,能够及时得到分析数据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比较生产和化验数据,为改进操作条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质监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计算机网络,开辟新的信息交换渠道,提高分析数据的时效性,确保质监工作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实现产品质量严格监测。
通过对大量历史样品数据的综合处理(统计、查询、比较),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趋势,为完善生产装置控制条件,查找质量不合格原因等多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电子化的质量数据为建立产品优化模型提供了基础。
通过企业主干网和LIMS系统平台,为包括原料、成品、半成品、原辅料等全部质量数据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共享、快速传递和综合监测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在实验室内部,根据实验室业务及质量管理流程,实现样品登记申请、样品登记、任务分配、分析数据的快速采集,审核、处理、统计、查询,直至报表自动生成,最后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桌面用户。
将人员、仪器、试剂、方法、环境、文件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内部管理体系遵循ISO9000及实验室评审国际标准ISO/IEC 17025,全面提升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规范化管理。LIMS系统的建立也为企业实验室进行标准化认证创造条件。
LIMS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是实验室,它既是实验室的信息集成,又支持企业其它管理系统对质量数据的快速访问。
只要有相应的访问权限,LIMS终端用户可以选择浏览质检站或不同工厂的质量数据。通过样品链,在同一个界面中完成对原料、成品、馏出口等不同类别分析数据的浏览。
系统通过主动提醒方式,将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及时传送到生产车间及装置,避免客户端频繁查询分析数据是否生成。
实现大量分析仪器自动采集数据,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生产分析结果,并通过与实时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的有效集成,将质量信息快速传递给所有相关系统。
根据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满足流程企业的通用型质量控制模型,引入相关图、控制图、对比图、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技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本文参考了一些LIMS成功实施的案例,得出了影响LIMS能否成功实施的几个关键因素:
(3)将LIMS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管理效能的作用,简单理解为实验室各类人员工作量的减少。
(4)过分强调个性化,忽视了LIMS首先是一个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规范的平台。
(5)没有意识到LIMS的应用,实际上相当于是对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革命。
(6)没有意识到LIMS只是一个管理平台和工具,以为它能解决实验室的所有问题。
上述种种认知偏差,都将不同程度影响LIMS实施和应用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个实验室要应用LIMS,除了需要对实验室各应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外,还应培养1-2名对系统各项功能了解比较全面的系统管理员。对大多数实验室来说,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这类人才往往是欠缺的,因此需要在LIMS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开始培养,并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一个LIMS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应用,如果没有优秀尽职的系统管理员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驾者,也是供应商提供后续技术支持的桥梁。
合适的LIMS产品是指与实验室规模、应用需求和资金能力相当的LIMS产品。好的LIMS产品不仅要能满足眼前的需求,还得考虑到后续的功能扩充需求。如果因为选择不当,而导致后期需要更换其它品牌的LIMS产品,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远比实施一个全新的LIMS要大。所以前期要多做调查和比较。
由于LIMS产品本身的跨学科特点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限制。完全由实验室自己来负责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过程和维护是不现实的,因此LIMS产品供应商对系统运行过程全面的技术支持,对于LIMS系统的应用和后续升级维护至关重要。
制定一个合理的LIMS实施战略,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实施战略应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充分评估各种可能,提出具体目标。分步实施,滚动发展,逐个上线,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实施战略,它可以使实施上线更为流畅。
LIMS技术应用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是有特别要求的。好的管理体制应能较好的解决信息共享与保密、便利性与安全性、局部与全局、自动化与人工干预等一系列矛盾,使LIMS的应用能给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状况带来真正的效率。
一个实验室对LIMS系统的客观需求程度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实验室规模(人员、仪器、场所、管理层次等)、测试样品与测试方法的数量、各类数据信息及资源的流通量、实验室主要服务对象对分析数据网络化传输是否有要求、同类实验室是否有LIMS用户、人工成本比例等因素,都是决定实验室是否会产生应用LIMS需求的内在条件。而实验室管理层对业务管理现状及其未来的取向,更是一个重要的需求指标。一般而言,LIMS应用能否成功,对客观需求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它们也是实验室应用LIMS最原始的动力。
加载更多